面对经济增速放缓,上市银行经受住了考验,经营业绩纷纷报喜。截至8月30日,33家A股上市银行全部晒出中期成绩单,上半年合计净赚8936.69亿元。不仅赚钱能力惊人,上市银行也获得了较快的净利润增长速度,有20家银行同比净利润增速回升,超六成银行净利润增速上双,多于去年同期的12家。仅从国有大行梯队来看,六家银行上半年归属于股东净利润达到6377亿元。不过,LPR机制带来的贷款定价问题也考验着银行高管们的智慧。
约六成上市银行净利增速回升
六大行净赚6377亿元
延续去年的回暖态势,A股上市银行今年上半年盈利情况继续改善。北京商报记者统计,33家A股上市银行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8936.69亿元,相当于每天赚49.1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33家A股上市银行的上半年净利润均较去年同期实现了增长。其中,实现两位数增幅的银行有21家,增速最高的为杭州银行,达到20.22%;今年年初上市的紫金农商行净利润增速也达到18.41%。
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的回暖趋势更值得关注。在33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20家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增速高于去年同期,占比约六成。值得一提的是,浦发银行的增速变化趋势最大,今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2.38%,而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仅为1.43%;平安银行、青岛银行、江阴农商行等净利润增速比去年上半年增长一倍有余。
由于基数过大,A股国有大行的净利润增速均徘徊在4.8%左右。而新加入国有大行阵营的邮储银行也在港交所披露的中期业绩,该行净利润增速冲至两位数,为14.98%,居国有大行之首。而与去年同期相比,除交通银行略有回升外,其他5家国有大行的净利润增速均有所放缓,其中邮储银行的净利润变化幅度最大,较去年同期下滑7.29个百分点;工、农、中、建4家银行的净利润下滑幅度在0.2-1.8个百分点之间。
从赚钱能力来看,国有大行依然令中小银行望尘莫及。今年上半年,工、农、中、建、交、邮储银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679.31亿元、1214.45亿元、1140.48亿元、1541.9亿元、427.49亿元和373.81亿元,合计6377.44亿元,日均赚约35亿元,比去年同期日均多了3.5亿元。
对于上半年银行业的表现,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今年上半年的宏观经济在运行期间总体保持平稳,并且通过各种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在加大信贷投放的同时,银行自身的营业收入也出现了较快增长,这也是营收、利润增长的一个主要来源。
在当天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表示,展望下一阶段,银行业仍面临较为复杂的经营环境。一方面是全球经济增长动能的趋弱,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大。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在加大,外部整个经营环境复杂多变。同时,也要看到银行业发展继续面临着一些新的重大机遇。从国际来看,全球化仍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国际业务、跨境业务仍大有可为。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积极的财政支策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将为银行业发展创业良好的环境。
大行净息差普遍下行
LPR影响有限
国有大行业绩实现稳健增长的同时,反映利息收入赚钱能力的净息差水平出现普遍下行的情形也引起关注。
具体来看,半年报显示,工商银行净利差2.13%,净息差2.29%,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个基点和1个基点;中国银行上半年净息差1.83%,比上年同期下降5个基点;建设银行净利差2.12%,净息差2.27%,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8个基点和7个基点;农业银行净利差2.02%,净息差2.16%,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2个基点和19个基点;邮储银行净利差2.51%,净息差2.55%,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4个基点和9个基点。
在六大行中,仅交通银行净利差、净息差出现回升。交通银行净利差1.48%,净息差1.58%,同比分别上升18个和17个基点,不过,在二季度,该行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环比分别下降2个和3个基点。
工商银行行长谷澍直言,净息差确实存在下行压力。“工行净息差比去年年底下降1个基点,比一季度下降两个基点,确实看到面临一定的压力。”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许一鸣在介绍净息差问题时表示,“净息差今年上半年相比去年年底略降,这跟我们预期差不多。主要原因还是存款成本问题,没有能够全面抵消掉存款成本的上升。”许一鸣预计,下半年或者未来的净息差会在目前水平上保持问题,略有下降,预计下降1-2个基点。
随着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机制将会对银行业绩造成何种影响”几乎已经成为此次中报业绩会上银行高管的“必答题”。
谷澍表示,工商银行从2013年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启动开始,就在推广应用LPR定价,今年上半年工行新发放LPR贷款占全部新发放贷款的48%。LPR对于工商银行的定价水平会有影响,但影响有限。
中行副行长吴富林指出,在主要经济体陆续都降息,国内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净息差面临挑战。当前的经济金融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人民币来看,为进一步推动贷款利率并轨改革,切实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央行决定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8月20日,新的一年期贷款报价是4.25%,这是一个新低,这就释放出了实体经济信贷成本下行信号。
在应对策略方面,吴富林表示,资产端要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积极优化资产结构,完善客户差异化定价机制,实现对贷款定价的精细化和全流程管理。在负债端,加快推进全产品线的创新和流程优化,加快场景、生态的建设,打造市场领先的爆品,通过提高客户粘性,增强资金聚集的能力,降低资金的成本资金的沉淀。“同时中行将加强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服务的收入,努力提高非利息收入的贡献,降低对利息收入的过渡依赖,保持效益的稳步增长。”
许一鸣表示,LPR定价问题,现在央行要求三个阶段,三季度达到新增贷款LPR定价比达到30%,年底要达到50%,明年达到80%。建设银行比较认真严肃地在执行央行的要求,现在新增贷款LPR定价比例已经超过50%了,达到56%。计划三季度贷款LPR定价肯定超过30%。许一鸣表示,LPR机制完善会引导利率下行,肯定会对银行有所影响,但对建行影响不算太大,根据相关部门的测算,今年大约会对利息收入造成不到1亿元的影响,明年的影响可能会更大一些。在许一鸣看来,这无疑会对利差管理和收益率水平会构成一些影响,但对这是行业都要面临的。